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900字
文章摘要:高考議論文作文:怎么寫好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900字作文?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jīng)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內(nèi)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以下是馬筱冉寫的《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范文;
好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作文900字概況
- 作者:馬筱冉
- 班級:高中高考
- 字數(shù):900字作文
- 體裁:議論文
- 段落:分6段敘寫
- 更新:2023年12月30日 02時38分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边@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jīng)驗,但看云卷云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內(nèi)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并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于自然,人理應借助科學發(fā)明和經(jīng)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xiàn)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fā)明應用到如今發(fā)達的天氣監(jiān)測預報系統(tǒng)發(fā)展,人類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于自然,甚為渺小,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shù)目茖W思維產(chǎn)生巨大作用??梢?,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養(yǎng)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人生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gòu)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tài)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哲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變,細觀云過水動之美,創(chuàng)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態(tài),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tǒng)一與協(xié)調(diào)。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tǒng)感受自然的方式,也無法抵抗科技發(fā)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技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作者:高中高考學生(1)班 馬筱冉 時間:2023-12-30 02:38
文章緊扣材料,提出現(xiàn)代人類當用科學認知與親身體驗二種方式感知自然,具有辯證思維,故立意較高。文章采用總--分--總的方式結(jié)構(gòu)全篇,清晰又合理。文章在有限篇幅內(nèi)運用了自然、文學、文化等多學科的知識,內(nèi)容充實。在表達上,文章征引名諺、古典詩文,有效地增強了該文的表達效果。
好文章,贊一下
49人
很一般,需努力
4149人
太差勁,踩一下
38人
- 上一篇:我是一個自信的孩子作文650字
- 下一篇:我也是一束陽光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