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經(jīng)典散文作品:槐園夢憶 2000字
文章摘要:經(jīng)典作品作文2000字:怎么寫好梁實秋經(jīng)典散文作品:槐園夢憶2000字作文?季淑于一九七四年四月三十日逝世,五月四日葬于美國西雅圖之槐園(AcaciaMemorialpark)。槐園在西雅圖市的極北端,通往包澤爾(Bothell)的公路的旁邊,行人老遠的就可以看見那一塊高地,芳草如茵,林木蓊郁,里面的面積很大,廣袤約百數(shù)十畝。以下是蔣應萍寫的《梁實秋經(jīng)典散文作品:槐園夢憶》范文;
好梁實秋經(jīng)典散文作品:槐園夢憶作文2000字概況
- 作者:蔣應萍
- 班級:高中高三
- 字數(shù):2000字作文
- 體裁:散文
- 段落:分49段敘寫
- 更新:2024年10月26日 13時21分
季淑于一九七四年四月三十日逝世,五月四日葬于美國西雅圖之槐園(AcaciaMemorialpark)?;眻@在西雅圖市的極北端,通往包澤爾(Bothell)的公路的旁邊,行人老遠的就可以看見那一塊高地,芳草如茵,林木蓊郁,里面的面積很大,廣袤約百數(shù)十畝。季淑的墓在園中之樺木區(qū)(BirchArea),地號是16C33,緊接著的第十五號是我自己的預留地。這個墓園本來是共濟會所創(chuàng)建的,后來變?yōu)楣_,非會員亦可使用。園里既沒有槐,也沒有樺。有的是高大的樅杉和山杜鵑之屬的花木。此地墓而不墳,墓碑有標準的形式與尺寸,也是平鋪在地面上,不是豎立的,為的是便利機車割草。墓地一片草皮,永遠是綠茸茸,經(jīng)常有人修剪澆水。墓旁有一小噴水池,雖只噴涌數(shù)尺之高,但汩汩之泉其聲嗚咽,逝者如斯,發(fā)人深省。往遠處看,一層層的樹,一層層的山,天高云譎,瞬息萬變。俯視近處則公路蜿蜒,車如流水。季淑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地方長眠千古。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這是很平實的話。雖不必如荀粲之惑溺,或蒙莊之鼓歇,但夫妻版合,一旦永訣,則不能不中心慘怛?!懊绹A盛頓大學心理治療系教授霍姆斯設(shè)計一種計點法,把生活中影響我們的變異,不論好壞,依其點數(shù)列出一張表?!?見一九七四年五月份《讀者文摘》中文版)在這張表上“喪偶”高列第一,一百點,依次是離婚七十三點,判服徒刑六十三點等等。喪偶之痛的深度是有科學統(tǒng)計的根據(jù)的。我們中國文學里悼亡之作亦屢屢見,晉潘安仁有悼亡詩三首: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俯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惝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支;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依檐滴,
寢興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jié)闌。
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
豈曰無垂纊,誰與同歲寒?
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
展轉(zhuǎn)盼枕席,長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
獨無李氏靈,仿佛睹爾容!
撫襟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
賦詩欲見志,零落難具紀。
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曜靈運天機,四節(jié)代遷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風厲。
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
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
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幬張故房,朔望臨爾祭。
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
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
期月周,戚戚彌相愍,
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
駕言陡東阜,望墳思紆軫,
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
落葉委埏側(cè),枯荄帶墳隅。
弧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
投心遵朝命,揮涕強就車。
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余!
這三首詩從前讀過,印象不深,現(xiàn)在悼亡之痛輪到自己,環(huán)誦再三,從“重壤永幽隔”至“徘徊墟墓間”,好像潘安仁為天下喪偶者道出了心聲。故錄此詩于此,代攄我的哀思。不過古人為詩最重含蓄蘊藉,不能有太多的細膩的寫實的描述。例如,我到季淑的墓上去,我的感受便不只是“徘徊不忍去”,亦不只是“孤魂獨煢煢”,我要先把鮮花插好(插在一只半埋在土里的金屬瓶里),然后灌滿了清水,然后低聲的呼喚她幾聲,我不敢高聲喊叫,無此需要,并且也怕驚了她;然后我把一兩個星期以來所發(fā)生的比較重大的事報告給她,我不能不讓她知道她所關(guān)切的事;然后我默默的立在她的墓旁,我的心靈不受時空的限制,飛躍出去和她的心靈密切吻合在一起。如果可能,我愿每日在這墓園盤桓,回憶既往,沒有一個地方比槐園更使我時時刻刻的懷念。
死是尋常事,我知道,墮地之時,死案已立,只是修短的緩刑期間人各不同而已。但逝者已矣,生者不能無悲,我的淚流了不少,我想大概可以裝滿羅馬人用以殉葬的那種“淚壺”。有人告訴我,時間可以沖淡哀思。如今幾個月已經(jīng)過去,我不再淚天淚地的哭,但是哀思卻更深了一層,因為我不能不回想五十多年的往事,在回憶中好像我把如夢如幻的過去的生活又重新體驗一次,季淑沒有死,她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季淑是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人?;罩荽蟛糠质巧降?,地瘠民貧,很多人以種茶為業(yè),但是皖南的文風很盛,人才輩出。許多人外出謀生,其艱苦卓絕的性格大概和那山川的形勢有關(guān)。季淑的祖父程公諱鹿鳴,字蘋卿,早歲隨經(jīng)商的二伯父到了京師,下帷苦讀,場屋連捷,后實授直隸省大名府知府,勤政愛民,不義之財一芥不取,致仕時囊橐以去者僅萬民傘十余具而已。其元配逝時留下四女七子,長子諱佩銘字蘭生即季淑之父,后再續(xù)娶又生二子,故程府人丁興旺,為旅食京門一大家族。季淑之母吳氏,諱浣身,安徽歙縣人,累世業(yè)茶,寄籍京師。季淑之父在京經(jīng)營毛墨店程五峰齋,全家食指浩繁,生活所需皆取給于是,身為長子者為家庭生計而犧牲其讀書仕進。季淑之母位居長嫂,俗云“長嫂比母”,于是操持家事艱苦備嘗,而周旋于小姑小叔之間其含辛茹苦更不待言??婆e廢除之后,筆墨店之生意一落千丈,程五峰齋終于倒閉。季淑父只身走關(guān)外,不久歿于客中,時季淑尚在髫齡,年方九歲,幼年失怙打擊終身。季淑同胞五人,大姐孟淑長季淑十一歲,適丁氏,抗戰(zhàn)期間在川尚曾晤及,二姐仲淑兄道立弟道寬則均于青春有為之年死于肺癆。與母氏始終相依為命者,唯季淑一人。
作者:高中高三學生(4)班 蔣應萍 時間:2024-10-26 13:21
好文章,贊一下
373人
很一般,需努力
4473人
太差勁,踩一下
62人
- 上一篇:讓誠實開花作文150字
- 下一篇:鋼琴比賽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