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要點、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更新時間:2024-11-15 13:14 > 來源:98作文網(wǎng) 文學常識文章摘要:重點難點梳理 歸納要點,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重點,是考查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高了的綜合能力。這種歸納概括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個論點立論的根據(jù)、某個事件 ...
重點難點梳理
歸納要點,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重點,是考查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高了的綜合能力。這種歸納概括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個論點立論的根據(jù)、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致的結(jié)果等。這種考查經(jīng)常采用多角度提問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較為全面的內(nèi)容歸納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在敘述某一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作者自己的看法。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有時表現(xiàn)得含蓄而曲折,這就要求考生從閱讀材料中篩選出作者自己的看法,進而進行準確的分析或概括,以區(qū)別于文中的其他內(nèi)容,而不是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簡單羅列,因而這類試題的難度也相應(yīng)會大一些。
在高考試題中,“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這三項要求,有時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特別是后兩項要點,有時很難截然區(qū)分開來。三項內(nèi)容是一個層層深入的分析和綜合的過程。
金題透視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2008年高考全國卷II)
王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業(yè)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辟瑯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fù)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行至彭城,高祖大會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門戶何寄?”高祖大笑。曇首有識局智度,喜慍不見于色,閨門之內(nèi),雍雍如也。手不執(zhí)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zhèn)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太祖鎮(zhèn)江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zhuǎn)鎮(zhèn)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曰:“王曇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曇首之力也?;奁胶螅嫌鈺沂椎?,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無復(fù)今日。”時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曰:“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zāi),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時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并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于辭旨。以曇首居中,分其權(quán)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太祖曰:“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時弘久疾,屢遜位,不許。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周赳侍側(cè),曰:“王家欲衰,賢者先殞。”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節(jié)選自《宋書·王曇首傳》)
10.下列對原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曇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優(yōu)秀,兄弟間分財產(chǎn),他只拿取圖書,從軍后隨高祖外出,高祖要眾人賦詩,曇首寫成,王弘對他評價甚高,高祖也很高興。
B.王曇首性格沉穩(wěn),喜怒不形于色,同時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賞識曇首,晉升他的官職,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詢曇首,曇首果然在平定國難中貢獻很大。
C.王曇首在平定謝晦事中有功,當時封賞他的詔書已經(jīng)擬就,但曇首婉拒不受,認為自己雖盡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愛,也無法面對史臣,封賞事于是擱置下來。
D.王曇首看出義康為權(quán)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堅持要求調(diào)任吳郡。太祖打算重用曇首,未答應(yīng)他的請求。曇首勸說其兄王弘讓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nèi)容,尤其要重視選文細節(jié)處的理解。B項無中生有,原文中并無“太祖也賞識曇首,晉升他的官職”的信息。A項是介紹王曇首的基本情況,C項講王曇首在平定謝晦事后的一件事情,D項講王曇首化解義康和其兄王弘的矛盾。A、C、D三項內(nèi)容符合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
【答案】B
二、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2008年高考全國卷I)
A.廖剛是南劍州人,任監(jiān)察御史時正值蔡京當權(quán)。他敢于直言,奏事議論無所避忌。又很孝順雙親,以親老求往地方任職,父親去世后又因母病辭任工部員外郎。
B.廖剛認為古代天子親自率軍,是為防備不測增強主威。當今也應(yīng)精選親兵,平時守衛(wèi),戰(zhàn)時打仗。他又認為,當前國家危難,應(yīng)率軍往建康固守,防備金人入侵。
C.廖剛提出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如今諸將率領(lǐng)部隊布于江淮之間,人多糧少,因而要重耕戰(zhàn)、行屯田,將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種田,應(yīng)當給以優(yōu)待。
D.廖剛敢于直言。鄭億年因秦檜的關(guān)系而得美官,廖剛上疏奏其惡行,秦檜因此忌恨廖剛。金人叛盟,廖剛起用有德望的舊相,以遏制秦檜,又引起秦檜的強烈不滿。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觀點態(tài)度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nèi)容,尤其要重視選文細節(jié)處的理解。D項寫廖剛敢于直言,原文是“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乞起”是“請求起用”的意思,這里說成“起用”,因此該項不正確。A項是對廖剛的總體介紹,B項和C項分別概括了廖剛軍事思想和重視糧食生產(chǎn),均為正確選項。
【答案】D
三、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2008年高考江蘇卷)
A.吳漢從馬上摔落傷了膝蓋,撤回營帳。將領(lǐng)們提出,大敵當前,主帥因傷而臥,會使軍中產(chǎn)生恐懼心理,吳漢立刻接受了他們的意見。
B.吳漢面對五萬多敵人趁夜進攻、軍中驚恐混亂的情況,處變不驚,鎮(zhèn)定自若,堅臥不動。他的這一做法,一會兒便穩(wěn)定了隊伍。
C.吳漢沒有聽從皇帝告誡,以致落敗。他吸取教訓,在與劉尚的隊伍會合后,樹起許多旗幟,不熄煙火,蒙騙敵人,終于轉(zhuǎn)敗為勝。
D.吳漢具有樸實淳厚的品質(zhì),對家人的要求也很嚴格。他外出打仗時,妻兒曾經(jīng)在家購買田產(chǎn),吳漢回來后,責備了他們。
【解析】本題意在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考查考生閱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治學態(tài)度。只要認真閱讀相關(guān)內(nèi)容,完全可以找出選項與原文的不同。C項中說吳漢“在與劉尚的隊伍會合后,樹起許多旗幟,不熄煙火,蒙騙敵人,終于轉(zhuǎn)敗為勝”,而原文是“于是多樹幡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劉尚合軍,豐等不覺”,意為吳漢在營內(nèi)遍插旌旗,使煙火不絕,以迷惑蜀軍,夜里率軍潛出城圍銜枚疾走,過江與劉尚會合,謝豐等人竟然沒有發(fā)覺。而非選項中“在與劉尚的隊伍會合后”。
【答案】C
難點攻略
一、歸納概括的步驟及方法
1.整體閱讀,總體把握,依據(jù)文體特點抓重點。閱讀時要注意:①記敘性文字,要理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傳記文,要弄清作者記了哪幾件事,表現(xiàn)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②議論性文字要理清論點、論據(jù)及論證方法等。只有整體閱讀,總體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閱讀材料,才能準確、完整地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關(guān)鍵句,理清文章的層次。讀一篇文章時,應(yīng)當特別關(guān)注中心句、關(guān)鍵句,這樣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關(guān)鍵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或結(jié)尾處。
3.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chǔ)上,分析判斷選項的正誤。依據(jù)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枝末節(jié)的毛病,例如人物張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內(nèi)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
4.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及主旨的理解。歸納、概括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題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信息,結(jié)合學過的有關(guān)知識作綜合分析,從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5.回文查對,將選項中敘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yīng)文字比照判斷。
二、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表現(xiàn)形式:有的表現(xiàn)直露而明顯,有的隱晦而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有的隱含在作者筆下的人物描寫、事件敘述中,有的隱含在作者對情理的分析中。
1.要通過作者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guān)系,對事件的敘述,詳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愛是憎,寫作的意圖是贊揚還是諷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么教訓還是獲得什么啟示。對議論文也要通過對論點、論據(jù)和論證的分析,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和所處的時代,弄清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要能夠把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與文章中人物的言論區(qū)分開來。
3.要緊扣原文主旨,千萬不能主觀臆斷,扭曲文意或隨意拔高、任意貶低作者的思想;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古人;還要運用辯證觀點,分析作者思想的精華和局限性。
重點難點題型測試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盧懷慎,滑州人,蓋范陽著姓。祖悊,仕為靈昌令,遂為縣人。懷慎在童卯已不凡,父友監(jiān)察御史韓思彥嘆曰:“此兒器不可量!”及長,第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神龍中,遷侍御史。開元元年,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三年,改黃門監(jiān)。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憲司按得其罪,業(yè)為申列,有詔紫微、黃門覆實。懷慎與姚崇執(zhí)奏:“仙童罪狀明甚,若御史可疑,則他人何可信?”由是獄決。懷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專,時譏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書,以疾乞骸骨,許之。卒,贈荊州大都督,謚曰文成。遺言薦宋璟、李杰、李朝隱、盧從愿。
懷慎清儉不營產(chǎn),服器無金玉文綺之飾,雖貴而妻子猶寒饑,所得祿賜,于故人親戚無所計惜,隨散輒盡。赴東都掌選,奉身之具,止一布囊。既屬疾,宋璟、盧從愿候之,見蔽簀單藉,門不施箔。會風雨至,舉席自障。日晏設(shè)食,蒸豆兩器、菜數(shù)桮而已。臨別,執(zhí)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國久,稍倦于勤,將有憸人(險惡之人)乘間而進矣。公第志之!”及治喪,家無留儲。帝時將幸東都,四門博士張晏上言:“懷慎忠清,以直道始終,不加優(yōu)錫,無以勸善。”乃下制賜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帝后還京,因校獵、杜間,望懷慎家,環(huán)堵庳陋,家人若有所營者,馳使問焉,還白懷慎大祥,帝即以縑帛賜之,為罷獵。經(jīng)其墓,碑表未立,停蹕臨視,泫然流涕,詔官為立碑,令中書侍郎蘇颋為之文,帝自書。
子奐、弈。奐,早修整,為吏有清白稱。歷御史中丞,出為陜州刺史。開元二十四年,帝西還,次陜,嘉其美政,題贊于聽事曰:“專城之重,分陜之雄,亦既利物,內(nèi)存匪躬,斯為國寶,不墜家風。”尋召為兵部侍郎。天寶初,為南海太守。南海兼水陸都會,物產(chǎn)瑰怪,前守劉巨鱗、彭杲皆以贓敗,故以奐代之。污吏斂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遠俗為安。時謂自開元后四十年,治廣有清節(jié)者,宋璟、李朝隱、奐三人而已。終尚書右丞。
(《新唐書·盧懷慎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神龍中,遷侍御史 遷:貶官
B.會風雨至,舉席自障 會:適逢
C.環(huán)堵庳陋 堵:墻
D.帝西還,次陜 次:停留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盧懷慎“清廉”的一組是( )
①懷慎在童卯已不凡
②若御史可疑,則他人何可信
③服器無金玉文綺之飾
④赴東都掌選,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⑤將有憸人乘間而進矣,公第志之
⑥斯為國寶,不墜家風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皇上下令復(fù)查薛王舅舅王仙童一案,盧懷慎等人上奏說:“王仙童罪狀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懷疑,那么其他人怎么還能夠相信呢?”
B.盧懷慎生病退休后,宋璟、盧從愿去看望他,天晚了擺飯招待,只有兩盆蒸豆、數(shù)碗蔬菜而已。
C.盧懷慎為官清廉,又經(jīng)常救濟親戚朋友,家無儲蓄,門無遮簾,妻兒饑寒,生活得很貧窮,他是唐代比較清廉的一位宰相。
D.盧懷慎之子盧奐在廣州做太守時,不為當?shù)氐钠嬲洚悓毸鶆?,能保持清廉?jié)操,也受到皇上和當?shù)厝说姆Q贊。
4.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懷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專,時譏為“伴食宰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求治切,然享國久,稍倦于勤,將有憸人乘間而進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遷:升任,升官。)2.C(①表現(xiàn)其才能,②表現(xiàn)其正直,⑤表現(xiàn)其忠君,⑥間接表現(xiàn)其清廉。)3.D(盧奐在陜州任職時得到皇上稱贊,在廣州任職時得到當?shù)厝朔Q贊。)4.①盧懷慎自認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務(wù)都推讓給姚崇,自己則概不專斷,當時人譏笑為“陪伴吃飯的宰相”。②主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對勤勉稍有些厭倦,恐怕要有險惡之人乘機被任用了。
【附參考譯文】
盧懷慎是滑州人,大約是范陽的望族。祖父盧悊,任官靈昌縣令,于是成為靈昌縣人。盧懷慎在兒時已經(jīng)不凡,父親的朋友監(jiān)察御史韓思彥感嘆說:“這個兒童的才器不可估量!”長大后,中了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神龍年間,升任侍御史。開元元年,進任同紫微黃門平章事。三年,改任黃門監(jiān)。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臺調(diào)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經(jīng)申報立案,這時又有詔書命紫徽省、黃門省覆核查實。盧懷慎與姚崇上奏說:“王仙童罪狀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懷疑,那么其他人怎么還能夠相信呢?”于是結(jié)案。盧懷慎自認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務(wù)都推讓給姚崇,自己則概不專斷,當時人譏笑為“陪伴吃飯的宰相”。又兼任吏部尚書,因疾病懇請退休,被批準。去世,追贈荊州大都督,謚號為文成。留下遺言推薦宋璟、李杰、李朝隱、盧從愿。
盧懷慎清廉儉樸不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衣服、器物上沒有用金玉做的豪華裝飾,雖然地位尊貴但妻子兒女仍然寒冷饑餓。得到的俸祿賜物,毫不吝惜地給予朋友親戚,隨給隨無,很快散盡。赴任東都去掌管選舉,隨身用具只有一個布袋。得病后,宋璟、盧從愿去看望,見鋪的席子單薄而破舊,門上沒掛簾子,適逢有風雨刮來,舉起席子遮擋自己。天晚了擺飯招待,只有兩盆蒸豆、數(shù)碗蔬菜而已。臨別時,盧懷慎握著二人的手說:“皇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對勤勉稍有些厭倦,恐怕要有險惡之人乘機被任用了。你們記住這些話!”到治喪時,家里沒有留下儲蓄。玄宗當時將要前往東都,四門博士張星上言說:“盧懷慎忠誠清廉,始終以正直之道處世,對他不給予優(yōu)厚的賞賜,就不能勸人從善。”于是下詔賜他家織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后來回京師,在鄂、杜間打獵,望見盧懷慎家圍墻簡陋低矮,家人像辦什么事,就派使節(jié)馳往詢問。使節(jié)回來報告說是盧懷慎死去二十五個月后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賞賜細絹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獵。經(jīng)過盧懷慎的墓時,石碑尚未樹立,玄宗停馬注視,泫然流淚,詔命官府為他立碑,令中書侍郎蘇颋草擬碑文,玄宗親自書寫。
兒子盧奐、盧弈。盧奐早年正直,做官有清白名聲,歷任御史中丞,出任陜州刺史。開元二十四年,玄宗回長安,在陜州停留,贊許他的善政,在他辦公的廳里題寫贊詞說:“身負刺史重任,分掌陜地大州。也已利沾萬物,心懷忠君忘身。真是國家珍寶,不失盧公家風。”不久召入朝廷任兵部侍郎。天寶初年,任南海郡太守。南海處水陸交匯之地,物產(chǎn)瑰麗珍奇,前太守劉巨鱗、彭杲都因貪贓獲罪,因此以盧奐代任。污吏不敢貪污,宦官來買舶來品時也不敢干擾盧奐的法令,于是遠方民俗十分安定。當時認為從開元以后四十年,治理廣州而有清廉節(jié)操的,宋璟、李朝隱、盧奐三人而已。最終任官尚書右丞。